追寻身边的红色记忆,培育忠实的红色传人
——广东药科大学积极以身边人身边事讲活党史故事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广东药科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与内容,通过组织师生开展寻访老战士、老党员、老教师等“见证人”的方式,将“专家讲党史”与“身边人讲身边党史故事”相结合,与红色校史相结合,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党史故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更加鲜活。
庄成仁老英雄:不容退缩和放弃是我们心照不宣的誓言
今年91岁高龄的庄成仁老同志是广东药科大学的一名离休干部,是一名有74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医务工作者,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走访中,学校外国语学院几位90后的大学生党员来到庄老的家,认真聆听了他的革命历程、感人故事和真实感悟,开启了一场90后与“90后”之间的信仰对话。
庄老出生于1931年的辽宁凤城,童年亲眼目睹了日本人把父亲抓走迫害致残,在他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1947年我当时已是一年轻小伙,有活力有勇气,怎么能不跟着队伍一起革命呢,更何况,家仇国恨啊!我只身离家,前往征兵处报名。父母还被我蒙在鼓里,等到我成为军人后,他们纵然是因担忧而无奈也知晓拦不住我。我跟随部队前去当兵的那天,父亲和母亲在身后远远地注视着我,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几分期待,会有凯旋归来那天的。”回忆起当年参军的情形,庄老眼中闪烁着光芒。
庄老1948年至1950年10月在某部126师卫生部保防科任防疫员、科员。参加过辽西会战、解放天津、北京和大别山剿匪。那个岁月他接受了炮火的轰鸣和人民欢呼的洗礼,衣物愈发破旧,眼神愈发坚毅。他1950年10月积极响应号召抗美援朝,在极端恶劣困苦的环境条件下,冒着敌机不断进行轰炸的危险,为参战人员进行检伤、做手术等救护工作。
“我们身配小米加步枪,将要面对以美国为首、由二十一个国家组成的、配备飞机加大炮的现代化侵略军,在两军兵力装备悬殊的背景下,仍然一步步向前踏。身后是祖国的领土和人民,不容退缩和放弃是当时我和其他战士心照不宣的誓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回忆到当年的情景,庄老不禁哼起了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在朝鲜的日子里,飞机的轰鸣声是每天清晨醒来最先听到的声音。美军的飞机白天持续轰炸地面,我方物资损失惨重,以致于炊事班没有办法做饭,战士们唯有靠一把炒面一把雪来充饥。白天伪装,夜里行军,沿着火龙状的道路就可以找到公路,四周都是被烧毁房屋和汽车。”
“而战争远比我们想象的残酷。在一个叫秋庄里的村子里,集中了四百多名重伤员,全部医护人员正准备登记和后撤,与时间抢跑。事与愿违,上午十点,发出惨怪叫声的轰炸机轮番投下燃烧弹。村子里顿时变成熊熊火海。没办法啊,不能眼睁睁看着重伤员被活活烧死!背、抬、拖,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是抢救出两百一十名伤员。那几天我彻夜不眠,眼丝发红,嗓子哑得一句话说不出来,超负荷的运转让我吃不消,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带领全组后撤。踩踏碎石的嘎吱声和疼痛的呻吟相互交织,白骨露野,脚下甚至可能是血肉,黝黑的天幕萦绕尘烟,记录不久前的连天烽火、枪林弹雨。支撑我走下去的就一句‘坚持就是胜利’。”
庄老1981年转业后到广东药学院工作(现广东药科大学),积极投身祖国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继续为党的事业发光发热。苦难已经过去,如今祖国的强大令他无比骄傲和自豪。他勉励青年学子要铭记历史、锤炼本领、勇于担当、争做先锋。庄老以亲身经历向青年学子们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阐释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与坚守。青年学子们纷纷表示深切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这堂鲜活的党课将成为指引他们成长的明灯,红色基因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白传海老党员:决心一辈子跟党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白老于1932年出生于广东台山,今年已是89岁高龄,是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白老在学校建校之初便到校参加工作,参与了广东药科大学原药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现药学院药物分析系)的设立与建设,并于1985年至1994年期间,担任学校原药学系党总支书记,亲历并见证了学校早年的发展历程。在访谈中,药学院师生来到白传海老师家中,共同聆听了白老的入党故事以及教书育人、参加学校建设的奋斗历程、感人事迹。
白老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亲眼目睹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残暴罪行。正是这样的环境里,让他心中有了一种渴望、一份等待,他渴望着让老百姓们不再受到欺压,渴望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渴望着能够尽已之力,为祖国的和平事业和发展建设贡献力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不但站起来,更加强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白老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希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追求。因此当身为华侨的父亲给了他出国的建议时,他毅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只身留在中国,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谈到入党的初心,白老激动地说:“下决心一辈子跟党一起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白老介绍了他从事药学教育工作的经历,从省卫校、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广东医药学院到广东药学院,当年,他拿着讲稿从中专教坛到本科教坛,一直在三尺讲台默默地教书育人。白老回忆道:“当年的宝岗校园虽不大,但他却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强’和‘大’,更重要的是在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通过教书育人,为国家药学事业的发展做贡献,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当同学们问道:“白老虽年岁已高,仍积极参与关工委的工作,热心学校、学院的建设发展,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您?”白老不假思索的回答到:“因为我是一名党员!我无法放下自己身上的那份责任与担当,即使我现在不能像年轻时候那样捧着书本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但是我对党的那份初心时刻提醒着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当白老说出这句话之后,令当时在场师生党员都为之动容。这一刻,师生们仿佛听到白老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正是信仰的力量使得白老始终自觉把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宏伟事业之中,始终把为祖国培养优秀医药人才的使命铭刻心上,这也是一代代对党忠诚、有信仰、有担当的“广药大人”的生动写照。
据悉,广东药科大学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青年学生与老战士、老党员、老教师结对交流,挖掘、记录、整理他们的入党初心和历程及为党奋斗的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撰写文章、拍摄微视频。截止目前共采访了47位“五老”人员;收集征文42篇,微视频16件。